Search

兒物 X 薰鮭魚採訪手記 週四專欄 ep11

歲月靜好│#薰鮭魚親子丼
  • Share this:

兒物 X 薰鮭魚採訪手記 週四專欄 ep11

歲月靜好│#薰鮭魚親子丼

母親節總會被先生公司送的康乃馨觸發死亡手指魂,去年興致勃勃養了迷迭香、薰衣草、辣椒、芝麻葉、九層塔等香草植物(這些彷彿可炒成一盤好吃的雞肉)和一些可愛的多肉植物,殊不知暑假去坐個月子,被爸爸+先生這絕殺組合辣手摧花,爛根的爛根,枯的枯。

我知道也很難怪他們,畢竟是一片好心,來不及真正了解這些生命需要什麼。它們都是需要悉心照料的小傢伙,例如多肉植物,陽光直曬、水稍微多一些,都是有生命危險的呀!愧咎感讓我挫敗了一陣子,直到今年才又重燃熱情。

眼看家裡那盆薰衣草根本想長成樹,迷迭香也直往陽台外長,吃的速度遠遠跟不上成長速度,今年,改養觀賞價值更高的觀葉植物,尤其迷戀斑葉。兩個多月下來,哇~有種開啟另一塊心田的感覺。

它們是那麼獨一無二,即使同一盆植物,每片葉子也各有斑紋、色彩和大小,精神抖擻地不停舒展新葉,害我每天都期待地奔向陽台,像在等開獎,或等別人生孩子,日子充滿驚喜。「小薰園」似乎被整頓地太好,默默有了薰園生態系,一些怪蟲、跟摩斯拉一樣大的蛾、大小不一的蜘蛛、天牛、螳螂都來了……愛養又怕蟲的我花容失色地問先生:「螳螂都來了!下一個會是什麼?」他一派輕鬆回:「黃雀啊!螳螂捕蟬,黃雀在……」好,閉嘴。白天還真的有鳥來,但我不想再想下去了。

熱衷園藝的人一定懂,植物無聲、無表情,卻異常療癒人心,一株旺盛勃發的植物,對照顧者來說,是莫大的鼓舞。而且,跟它們相處久了,你會知道,它們是實實在在地有生命、有感覺、有狀態。當每天細心檢查葉子有沒有長蟲、水份夠不夠、陽光是否太烈、有沒有耗葉,替它們張羅、保障這些大大小小的生長條件,你可能會不自覺地與它們對話。

我看過一篇文章寫著,為植物尋找合適的生長環境、呵護它的成長,其實就是與另一個生命產生連結的過程,自然有互動,有寄託;你付出心力了,因為有愛。

這過程似乎很像養小孩,不敢說自己是園藝師,自勉以照顧植物的心態,好好了解自己的孩子,找出適合他的一切,小至玩具、服裝風格、飲食,大至生活環境、教養方式,用「引導」的角度適時從旁調整,剩下的,就讓他自由而恣意地長大。

「老公、小孩、兩隻貓、一堆植物,還有工作,你到底想照顧多少東西啊?」友人總擔心我太累,替我捏一把冷汗。或許是天性?常覺得若能以一己之力支撐我愛的一切,也是一種能力吧?不自量力地想當愛人們的靠山。也或許,我是透過這些動的過程在尋找自己的位置和想要的生活的樣子。不曉得,至少,平靜不用向外求,摸摸葉子、記錄它們,歲月就真的靜好了。

撰文、照片提供:薰鮭魚

薰鮭魚│斜槓到不行的地方媽媽,育有一兒豬寶。正職網路媒體總編輯,兼差各類文字工作,偶爾韓貨連線,夢想開奶茶廳。專業是文字,專長是把小孩養得很大;例如身高PR97的豬寶,和家裡那隻體重上看13公斤的肥貓。生活有時很像鬧劇,可能老公太像諧星, 薰鮭魚的採訪手記、豬寶的IG: zubaobaoyuan,歡迎光臨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兒物,顧名思義即為兒選物,這可能是當家長一輩子的課題,所以我們想做一個時髦又實用的日常製物・選物品牌,希望提供愉快的購物經驗,或忙得要命生活之餘的喘息服務。
View all posts